“今天我们可要把这汤喝光,肉也吃光,这可是价值千斤的菌子。”夏小秋潋去了心疼,势必要把它吃回本,不能浪费一滴汤。
方宇不知道夏小秋说的千斤是什么意思,他也不认识这个菌子,但听字面意思这东西很贵,比五个他都还贵。
如果他能值十块钱,这菌子就能值五十元。
这可不得了,他要好好的喝一喝这汤,细细品尝。
以后老了还可以和自己的孙子吹牛,他爷爷曾经可是吃过价值千斤的美食。
夏小秋这么一说,大家都铆足劲的喝。
自打刘雨彤下乡以后,他们几个可是越发的熟悉,秦明、方宇、刘雨彤他们几个都把自己的粮食和粮票给了夏小秋。
他们是赖在了夏小秋家吃饭了,除了早饭其他两顿饭都在夏小秋家吃,有刘雨彤在,也不用担心其他人嚼舌根,传谣言。
知青点的人都很羡慕他们,可以出去和社员搭伙,而且还不会被贪墨粮食,也不用在知青点防着别人多吃粮食了。
村里的人也很羡慕夏小秋一家,这城里的娃子大方,几个人也是不缺钱的主,自己想吃啥就可以买啥东西去煮,顺带着夏小秋一家都可以沾光吃到。
村民们看见夏小秋一家气色和以前比,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,就知道这是吃了不少好东西。
村民们可是经常看见这几个城里知青提着肉,提着粮食去到夏小秋家里。
可把他们羡慕坏了,但村民们也只是羡慕一下,夏小秋她家里一家子的小孩,可以搭着知青们一起吃饭也是不错的,这样也不会饿到需要村里人救济了。
夏小秋听到村里人的话,觉得这就是她想要的效果,别人只会觉得她好运,搭上了有钱的知青,不会怀疑她家里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。
还有之前和刘雨彤交好,村支书只会以为是他的嘱咐起了作用。
村里人也只会觉得是村支书帮了夏小秋一把。
毕竟村支书平时就很照顾夏小秋,夏小秋和村支书都姓夏,这几辈之前还是同一个老祖宗,再多照顾一点也是说得通。
今天他们上工主要是采摘草莓,这第一批草莓可是成熟了,之前已经给韩厂长去过电报,让他今天下午派车来拉回去。
为了蹭车,夏小秋特地给夏小冬请了一下午的假,等下午草莓车来跟着一起去县城里拆脑门上的线。
而夏小夏就拜托老师照看一下,强强跑过来给夏小秋说他会保护好小夏妹妹,夏小秋从包里掏了两颗糖给强强,笑着感谢他,并让他放学的时候带着小夏回他家里,等她回来了去接。
夏小秋也和王婶说过,她担心自己回来晚了,小夏一个人在家不放心。
话说回来,夏小秋他们小队管理的一亩地,草莓都长得很好,量大,个头也大,品相上乘。
村支书和村长商量了一下,把之前分出去的十个人叫回草莓队摘草莓,并且还再加了十一个人。
这十一个人全部都是婶子和小姑娘,草莓采摘需要轻拿轻放,让她们来摘,手脚轻一点,避免草莓碰伤。
而原本队伍里的青壮年除了采摘草莓,还要负责把草莓挑到村委会里。
这一亩地目测有一万斤草莓,比别人种出来的草莓多得多。
他们这一亩地可是一直用的猴哥家粪便兑成的肥水淋着长大的,这草莓长势比一般人种出来的好不少,花都开得多一些,这长出来的果子多也正常,不多才不正常。
村长看见眼前这硕果累累的草莓地,笑开了花,产量这么大,可以赚不少钱,而且这草莓还是四季草莓。
不亏,不亏,幸好当初同意了夏老头的建议。
三十个人一起采摘,一上午的时间足够把这一亩地成熟的草莓采摘完。
村长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到底有多少斤,他骑着自家的二八杠自行车去公社借了一杆称粮食的秤回来。
村长和村支书一筐一筐的称,村里的陈会计在旁边记录,村长越称心里越高兴。
这量也太大了,到最后,除去筐的重量,草莓有一万零一百斤。
按照他们和韩厂长签的合同,七毛五一斤的价格,这一次足足有七千五百七十五块钱,可以抵得上村里两年的总收入了。
等夏季、秋季和冬季果子集中成熟后再卖三批,按照这一次的行情,他们今年只算草莓的收入大概就有三万多块钱。
村里一共三十户,等到年底分红时,扣除为第二年预留的农机费用,村里每户可以分九百块钱左右。
陈会计这一笔一笔的账算出来,直接把围观的村民惊呆了。
我的老天爷,这可是九百多块钱,按照以前每年的分红,大概需要八年才能分这么多。
一杆子人,都眼冒金光的看着眼前的草莓,仿佛在看他们的大团结。
今年干完,他们村里就可以集体修建青砖大瓦房。
一栋青砖大瓦房最多五百块钱,修了房子还剩四百多。
哇,他们村要发达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