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嗯。对了小北,大厦之前的物业人员都有调查过吗?有没有去向不明的?”
顾新城翻看着材料,轻声说道。
以死者的年龄和生活水平来说,大抵最有可能是大厦里的保安、清洁人员或者维修工人。
“都追查过了。5年前,物业集团对45岁以上的员工进行了一轮裁撤。原本他们大多也都是灵活就业的短期合同工。离开银华大厦之后,大部分去了超市、小区做保安。
嗯,名单何晴她们一一核实过。听说员工之间的关系都挺融洽的,也没有被报失踪的可疑人物。”沈北北答道。
顾新城轻轻蹙眉,没有做声。
凶手这样细致的谋划,大概率是积累型复仇。他多半与死者不睦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,但此人不行于色,善于伪装和压抑自己的情绪。
相对于受害者,平时他也不是以一种弱者的形象出现。甚至在社会地位上,还要远高于受害人。所以,周围的人很难注意到,他的不满与怨恨已经积累到了顶点。
可奇怪的是,死者的家属为什么没有报警呢?
四十五岁是一个特殊的年龄,上有老、下有小。这个年龄的男人,一般都是家里的经济支柱。不管其当时的婚姻情况如何,是否独居?
家属早晚都应该会发现异常。
别说是七年,失踪不到七天就会报警。
死者的外貌、手指的弯曲等特征,指向已经相当明显。为什么七年后的今天,仍旧无人联系警局呢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“队长,这是当年银华大厦内所有公司的名单,在册的员工名单以及外聘人员名单,都从社保系统中一一核查出来了。”
“好,辛苦了。”
廖捷接过整整50页的材料,快速翻阅起来。
调查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。但现在,警方只能用“海底捞”的办法,不放过对七年前银华大厦内所有公司、职员的审视。
当年,银华大厦共有38层,大大小小60多家公司入驻。员工总数接近2000人。
整体上,男女员工的比例五五开,但每家公司的情况大不相同。身高在一米八左右的男性,已经被特别标注出来。
其中,五楼的园林绿化公司,以及12层的建筑工程公司,符合甄选条件的男员工最多。
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这两家公司,原本总人数就多。
五楼的“向荣绿化”,此前警方曾经去调查过。而那家建筑公司,是银华大厦当时最大的租户。12层和“十二上”,也就是13层,都是他们租下的。
由于13这个数字,依旧被一些生意人所忌讳,所以这层楼的租金要比其他楼层便宜很多。
“建筑公司?他们那里是不是有水泥材料?”
廖捷的目光停在了那家公司的名单上。
"哦,恰恰没有。”麦小冬摇了摇头,“银华大厦还真是他们的行政和商务中心。这家公司有不少大型的材料合作商,但东西都是整体运输到施工现场的。
蒋科他们去看过了。12楼和13楼,都是格子间和会议室,这些年也没有重新规制过。只有一个很小的储藏间,放的都是清洁用品。”
廖捷低声道,“这样啊。。。。那这些公司里,有没有涉嫌范围经营,或是其他类型犯罪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