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!”
“太好了!”
“陛下,这事情能干啊!”
工部尚书贯丘开口道:“以往做工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劳力,虽然能征集劳力服徭役,但因为是强征,都很不情愿,看起来声势浩大,实则是消磨时间也做不好。”
“用您的话说,就是效率不高。”
关宁多次去工部,给他们讲过很多,贯丘就记住了这些新词。
“如果给补贴,他们肯定会好好干!”
“对了。”
贯丘又开口道:“还可以按照您在工部实行的按件计工的方式,干的好才给补贴,想混日子的就不给,或者不要。”
“可以。”
关宁开口道:“我们是要让人们养成劳动获得报酬的习惯,绝不养闲人。”
接受了这种方式,便都开始出言献策,逐渐完善。
“对招募劳力这方面,定要严格筛选!”
公良禹沉声道:“这本来是项惠民政令,不能成为某些人得利的机会。”
“公良大人所言极是。”
赵南星也附和道:“必须要选那些本身贫困的人,不能该救济的没救济,不该救济的却救济了。”
听着众人议论,关宁很满意,这正是他想要的局面。
待议论过后,他便沉声道:“为兴修水利,重修运河,朝廷将成立水建司统辖此事。”
“这是为了方便管理调度。”
众人点头。
这并不是小事,涉及到朝廷地方等多个衙门。
“朕将亲主水建司,公良禹,赵南星,薛庆,费田,贯丘,陈渲等人都是副官。”
听到此。
几人面面相觑。
如此规格可是太高了。
陛下虽然不会全程参与,但只要挂个名,别人就不敢怠慢,而在他们印象中这也是首次。
由此可见陛下的重视。
兴修水利,重修运河,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,尤其还是第次用以工代振的模式。
他必须要亲自把控,要把头开好。
“薛庆,你抓紧时间制定出个预算,补贴的粮食或者钱数多少等,依据实情,不能太多,也不能太少。”
“是。”
关宁开口道:“国家粮食不多,可以根据工期时长,给部分钱,给部分粮。”
这也能达到基建拉动内需的目的。
“是。”
“具体施工以陈渲为主。”
关宁看向了这位新任漕运使,这可是他花费功夫好不容易找出来的。
元武初年,他从江州返回上京,走的是水路,就在运河上遭遇刺杀。
当然就有漕运司的人设卡配合,关宁就知道其中有人跟前朝余孽勾结,可能还不少。
漕运就是利用水道调运粮食,用于军事或维持京都所需,因而权力极大。